地點:二樓藝文空間
表演者:身體氣象館
演出時程:
2010-09-22 │ Wed │ 1300
2010-09-22 │ Wed │ 1700
2010-09-22 │ Wed │ 1900
2010-09-23 │ Thu │ 1300
2010-09-23 │ Thu │ 1500
2010-09-23 │ Thu │ 1700
2010-09-23 │ Thu │ 1900
2010-09-24 │ Fri │ 1300
2010-09-24 │ Fri │ 1500
2010-09-24 │ Fri │ 1700
2010-09-24 │ Fri │ 1900
2010-09-25 │ Sat │ 1300
2010-09-25 │ Sat │ 1700
2010-09-25 │ Sat │ 1900
演出場次:14場
演出內容:
在左邊的亞洲影展
韓國紀錄片特輯 + 「另眼觀韓流」系列座談
9月22日–9月25日 週三 – 週六 牯嶺街小劇場
10月2日 週六 三鶯部落
10月3日 週日 樂生療養院
重閱(後)冷戰時代的「小心匪諜」迷思
再探疆界都市
경계도시2/The Border City 2
堅奉無疆界信念的個人、韓國進步民主運動,遭遇上南北韓分斷體制的觸礁──自1970年代獨裁政權時期到歐洲留學、至今仍滯德的哲學家宋斗律教授,深深信奉自己的無疆界理念。因為一次造訪北韓,接著在三十七年間,他背負著間諜罪名,再也無法回到自己故鄉。2003年,他再次踏上家鄉土地,引起韓國上上下下瘋動騷動辯論數個月…看反共國族主義、國家安全法的緊箍咒,如何繃緊進步/保守民主化運動的筋脈…本片曾獲韓國獨立電影暨影帶影展「年度獨立影片」、首爾獨立影展大獎、DMZ國際紀錄片影展觀眾大獎、釜山影展「AND發行基金」等獎項。
Hyung-sook Hong導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9 彩色 Color DV 104 min
9月24日7:00pm + 9月25日1:00pm–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另眼觀韓流」系列座談1
(後)冷戰時代下,關於家國與個人的同床異夢
主持人:延光錫(交通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與談人:曹喜昖(韓國聖公會大學社會系教授) + 藍博洲(台灣民眾史作家)
焦點影片:《再探疆界都市》
9月25日3:00 – 4:30pm–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同志出櫃與辣媽Outing
拉子辣媽政治挑戰記
레즈비언 정치도전기/The Time of Our Lives
2008年,崔賢淑,集結韓國酷兒同志們的力量,挑戰國會議員政治之路!這部紀錄片拍下這位集天主教徒、拉子、中年離婚媽媽等衝突身分於一身,對於進步政治的遠見,以及一同在選戰過程中公開現身的競選總部的酷兒同志們。片中,展現了崔賢淑與這些同志夥伴們如何透過競選劃破父權公共空間的囿限,挑戰韓國社會;同時,也在韓國酷兒政治化的過程,看見她們如何怎麼跟與其他社會弱勢群眾站在一起。本片獲邀參加第一屆DMZ韓國國際紀錄片影展、首爾人權影展與首爾女性影展,並獲得第七屆首爾國際女性影展紀錄片”Oak Rang Award”。
Hong Ji-you + Han Young-hee導 紀錄片Documentary 2009 彩色 Color DV 116分鐘
9月22日1:00pm + 9月23日7:00pm–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外宿
외박/Stayed Out Overnight
2007年6月30日,Home Ever大賣場世界盃分店的收銀員與服務員們,與這個全國連鎖企業的龍頭展開對峙談判。這是在零售批發業歷史上有史以來第一場抗爭,而主角們是一群長期以來默默堅守在自己崗位的職業婦女。這場佔睡大賣場行動,從原先預計的兩天,變成21天的外宿——Weabak行動。這些罷工女工們,短暫嚐到了擺脫工作與家務的自由滋味,也邁入後續、長期的女性角色在勞工抗爭、家務與謀生工作多職之間的掙扎本片曾放映於首爾國際女性影展、第一屆釜山女性影展、首爾獨立影展,以及日本山形紀錄片雙年展。
Kim Mi-re導 紀錄片Documentary 2009 彩色 Color HDV 73分鐘
9月22日5:00pm + 9月25日7:00pm–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另眼觀韓流」座談2
進步酷兒政治公共化/非典型勞動媽媽們的集體外宿記
主持人:Lupy(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與談人:王蘋(性別人權協會) + 郭明珠(紀錄片導演)
焦點影片:《外宿》+《拉子辣媽政治挑戰記》
9月25日8:20 – 9:40pm–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反都市推土機‧居住權自主‧那些苦中帶甜的日子
那些無法離開的人們
떠나지 못하는 사람들/People Who Can Not Leave
自2007年起全國啟動的大規模都市更新計畫New Town Project在龍山區上道四洞劃下了無可抹滅的悲劇。遷離對於許多經濟中下階層弱勢者而言,是開啟貧窮惡性迴圈的一道門。。這部記述龍山慘劇來龍去脈的影片描繪了遷移過程,並以現場直擊這類都市更新計畫究竟嘉惠了誰?從手無寸鐵、到不分男女老少組成家園守衛隊、搭建貨櫃屋瞭望台,監防建商派來的流氓來襲。沒想到警察比流氓手腳更快:特攻隊的出擊打破了寧靜小區,也意外帶走了六條人命…本片於2009首爾人權影展、2010首爾國際紀錄片影展放映。
Jang Ho-kyoung導 紀錄片Documentary 2009 彩色 Color DV 60分鐘
9月23日5:00+ 9月24日3:00pm–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龍山,337種表現方式:Rhea燭光放送局
용산 337가지로 표현하기:촛불방송국 레아/Yongsan, Expression in 337 Way : Rhea
五個導演的七部短片合輯,是在過去一年龍山意外現場,Rhea燭光放送局,所進行的試圖結合文化行動主義與反拆遷抗爭的影像行動。引人入勝的敘事邏輯與故事情節,如果說 2009年《那些無法離開的人們》鋪陳了龍山慘劇的前半故事,這部合輯——除了刻劃一年多以來的創意抗爭方法以外,也更著重於後來的事情演化、及至舉行葬禮之後,如何收容過去一年來抗爭夥伴們的掙扎與辛酸,怒吼、歡笑與淚水。
藤蔓+金準浩+둥글이+장호경+火花導 紀錄片Documentary 2010 彩色 Color DV 74分鐘
9月23日1:00pm + 9月24日5:00 pm–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10月2日6:30 pm–三鶯部落
「另眼觀韓流」座談3
反迫遷家園守護隊系列
主持人:江一豪(三鶯部落自救會顧問)
與談人:藤蔓넝쿨(韓國社運工作者) & 三鶯部落自救會成員
焦點影片:《那些無法離開的人們》+《龍山,337種表現方式》
10月2日7:50 – 9:20pm–三鶯部落
反美帝、WTO、跨世代守護大地媽媽
和平里的回憶
대추리에 살다/Memories of Daechuri
這是一份關於反美帝、反迫遷、和平運動、另類生活的鬥爭「後記」──2006年5月,因美軍基地擴張需求,韓國國防部針對住在大楸里的老農民們進行強制拆遷。當時大量的學生、運動者紛紛跑到大楸里支援,以各種另類生活實踐,和反對迫遷的爺爺奶奶們一同抗爭,搭起了一座「和平村」。新的大楸里社區就此誕生!然而,就在村裡一些居民決定遷走之後、這些另類生活實踐將何去何從…本片曾於釜山影展、2010第14屆首爾人權電影節放映。
鄭日健(Il-gun Jung)導 紀錄片Documentary 2009 彩色 Color DVCAM 85min
9月22日7:00 + 9月23日3:00–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10月3日1:00–樂生療養院
土地之女
땅의 여자 /Earth’s Women
三位主人翁是在2005年反WTO、2007年反韓美FTA農民運動裡不遺餘力的女性(以及更多更多農村女性們)──三人背景不同,從小在都市長大,自大學時代即是同窗,畢業之後,都毅然決然把家搬到鄉下,開始擁抱她們的農民生活。導演細究了這些每日農事生活以外,這三人與農村裡的兒童、婦女、地方居民們的組織互動過程,也記錄了這些同時作為農民妻子、母親和女兒多重身分的運動者,在踏上農民運動的過程中,面對土地、農民、家、抗爭多線糾葛…本片引領您閱讀或許未曾見過的、真實的韓國農民運動!本片曾獲首爾獨立影展大獎、釜山影展最佳亞洲/韓國紀錄片PIFF Mecenat獎,並於第六屆杜拜影展放映。
Kwon Woo-jeong導 紀錄片 Documentary 2009 彩色 Color HD 95min
9月24日1:00 pm+ 9月25日5:00–牯嶺街小劇場藝文空間
「另眼觀韓流」座談4
反美帝、WTO、跨世代守護大地媽媽
主持人: 許博任(台灣農村陣線+相思寮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
與談人: 陳再添 (樂生院院民)+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 + 藤蔓넝쿨(韓國社運工作者)
焦點影片:《和平里的回憶》+《土地之女》
10月3日2:30 – 4:00pm–樂生療養院
牯嶺街小劇場
城中之心–跨越藝境講座
在左邊的亞洲影展
韓國特輯+「另眼觀韓流」系列座談
「在左邊的亞洲影展」在睽違四年之後,再度於牯嶺街小劇場展現新貌。
於2006年舉辦了第一屆的活動。第一屆影展由菲律賓選片人默文.埃斯皮納(Mervin Espina)邀集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寮國、菲律賓等東南亞10多個地區的19部影片,涵括了實驗/紀錄/劇情等電影作品,非常盛大地引介當時亞洲在全球化風潮的席捲下,電影/錄影工作者所進行的種種回應。策展的每一個工作環節,在在讓參與者深刻體會到這樣的影展除了展現當今亞洲電影/錄影藝術最新風貌外,也必須在對於進步思潮一定的理解下,才能將在影片所呈現亞洲各個社會現實樣貌或近現代發展歷史,以及其中代表創作者的文化/跨文化脈絡,適切地介紹給台灣觀眾。這樣的經驗,也將體現於第二屆的韓國專輯之中。
與東南亞各地一樣的,韓國(南韓)也是台灣的近鄰,但是從冷戰時期的「兄弟之邦」,演變成資本主義市場中各有消長的競爭者——比諸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兩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相當類似的經驗,特別在七○年代以後,以犧牲廣大廉價勞動力和扼制農業為代價的經濟奇蹟,受到全球的矚目,而在九○年代以降,兩地的經濟起伏,在東亞政治/經濟大環境中形成非常微妙的互動。不過,這麼漫長的時間裡,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彼此的認識實在有限。
所幸,有助於認識的縫隙漸漸多了,一再地被打開了──四年後的再進擊,在左邊的亞洲影展邀請展出的南韓影片,拼湊出近年韓國社會運動的一部分群像。如此嘗試讓大家更貼近一點觀看南韓社會運動,反思台灣,希望透過影像讓觀眾連結起不同地的人群、共同掙扎與抵抗的社會議題。藉由寫實刻劃出議題的演進,點出新自由主義金權與政權聯手壓迫下,人們的生活與鬥爭之間的關係,以及「為何要行動」、「為何選擇這麼行動、而不那麼行動」的思維,讓觀眾能從觀影的過程中,找出異地人們對抗、扭轉社會不公結構與政府資本家壓迫的共鳴。換句話說,我們對於這個觀影經驗的期待,希冀促成不同地點的人們透過影像搬運希望、激盪想像進行交換傳遞。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裡,社會問題的碎形與交織已是看待議題的意識前提──每部影片,都以臨場般的真實帶您進入東亞異地的共連與相異;這裡頭的每部影片都難以被單純的勞動、性別、反迫遷、環境這些標籤清楚切割;而,您或許會在這些影片中的群像及行動,還有現實的景物變異之中,驚奇地發現這些我們日蘸夜聞的社會場景,是如何在另一地開花變異!
策展人 陳虹穎,作為一個平凡觀影者,專長是看片看到睡著,因此選片口味保證大眾通俗又不失新意。過去兩年在浩然基金會國際NGO工作夥伴交換計畫支持下,作為「亞洲交流(Asian Regional Exchange for New Alternatives)」計畫專員在韓國工作之餘,也陸續參與反性別與種族歧視、和平反戰、移民工、媒體與另立全球化在地議題。相關報導文章可見於苦勞網、《破》週報等獨立媒體。
主辦:身體氣象館
協辦:青年樂生聯盟 + 三鶯部落自救會
贊助: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策展人:陳虹穎
演出地點:
牯嶺街小劇場(GLT):台北市牯嶺街5巷2號.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出口,沿南海路往重慶南路方向–http://www.glt.org.tw/
三鶯部落:北縣三峽鎮三鶯路31巷–http://support-sanying.blogspot.com/
樂生療養院: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794號 樂生院大屯舍樹下(雨天蓬萊舍)
全部活動自由入場.詳情請洽(02)2391-9393或http://www.gl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