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小劇場跨越1/4世紀系列講座|
【向南走了嗎?8年的曼谷國際表演藝術年會BIPAM與生態發展觀察】

/

【講座介紹】

/

自新南向文化政策啟動以來,臺灣的藝術視野愈發貼近東南亞;然而在局勢多變的此刻,我們對鄰居有更多了解嗎?
作為區域樞紐的曼谷,自2017年在幾乎無政府金援下,孕育出國際表演藝術會議——BIPAM(Bangkok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Meeting)。這個由民間推動、兼具彈性與包容的平台,伴隨階段性轉型與網絡擴張,參與者逐年攀升,從與曼谷戲劇節(Bangkok Theatre Festival, BTF)合作,到成為亞太表演藝術節網絡(Asia Pacific Festivals Connection, APFC)的一環,持續以社群動能驅動跨域連結。
本場座談由聚思製造端藝術總監高翊愷主講,他自 BIPAM 創辦以來年年參與,將以第一手經驗回望BIPAM八年變化,暢談其如何在資源有限下建立國際連結與在地生態,並描繪當前曼谷表演藝術的運作現況。同時回到臺灣語境,思考「向南走」在合作模式、製作方法與觀眾培力上的可行路徑。
...
◐ 時間 |11/26(三)19:30-21:30
◐ 地點 |牯嶺街小劇場 2F藝文空間
◐ 票價 |300 元(學生享9折優惠,牯嶺街小劇場會員享8折優惠)
◐ 報名 |https://forms.gle/2qgXEXu21rjw7fRq6
* 本活動支援文化幣支付。
/
◐ 主講|高翊愷(He/Him )
臺灣,臺北人,現為民間獨立平台「聚思製造端」總監、獨立製作人、國際經理人。
他的製作類型包括戲劇、舞蹈、馬戲和跨學科領域。先前也曾擔任大稻埕國際藝術節(2015年 – 2019年)的核心統籌成員與策展人,同時也與國內外不同專案、組織、機構或場館合作,推動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尤以亞太地區為主;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 ARTWAVE – 台灣國際藝術網絡(2017年 – 2020年); 以及臺北藝術節(2017年 – 2020年)相關國際作品計畫。
近年他專注於藝術活動與地方之間的關係,文化政策發展觀察以及國際網絡連結,同時也擔任「表演藝術網絡發展協會」理事長,「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除此之外,他亦持續透過不同計畫、事件與方式支持年輕和新興藝術文化從業者的發展。
/
/
【報名須知】
◆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及活動內容異動權。
◆ 報名本活動即同意主辦單位可於活動中拍照或錄影。拍攝之圖片或影片,日後有可能作為相關活動之宣傳使用。
◆ 回覆時,請務必填寫姓名及聯絡電話、電子信箱。
◆ 提交表單前,請先依照表單下方的購票種類說明和匯款資訊完成匯款,並填上帳號末五碼,以利確認。經工作人員核對後,收到電子信件回函即表示購票成功,報名完成。
◆ 本活動支援文化幣支付。請掃描表單提供之QR Code,至文化幣官網/App 完成折抵並取得交易序號,再回填至報名表單。經工作人員核對後,收到電子信件回函即表示購票成功,報名完成。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 [email protected]
/
主辦單位|牯嶺街小劇場、身體氣象館
贊助單位|文化部百大文化基地、臺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