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原創×台灣新製】互動參與式劇場《無中生有料理站》

/

【節目介紹】

 

/

你所相信的,是事實,還是風向?

 

跨領域藝術家莊毅柔返台全新創作,以假新聞與媒體識讀為主題,打造一場融合互動機制與互動體驗的參與式劇場,《無中生有料理站》將觀眾從被動的閱聽者,轉變為資訊流動中的現場操作與參與者。一場關於社群網絡與媒體識讀的參與式體驗即將展開。

 

「這互動裝置對細節的用心令人驚喜,更將網路世界中的抽象溝通帶入了非數位實體空間,讓我們在現場彼此建立連結,並挑戰觀眾表達立場的行為,我強烈推薦!」

—— 安雅·柯許凱維茲 (Anja Kerschkewicz) 德國獨立劇場導演暨策展人

/

/

當新聞變成壽司,你想點哪一盤?

滑手機、看新聞、按讚、分享…這些每天重複的動作,你有想過背後隱藏什麼秘密嗎?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無中生有料理站YAWUPO」邀請你走進一家特別的壽司吧,體驗一場顛覆想像的75分鐘媒體實驗!

 

「無中生有」還是「 加油添醋」?

 

同一件事情,經過不同媒體的「調味」,竟然能變出完全不同的故事版本?就像廚師用相同食材做出不同料理一樣,新聞也會被重新包裝、調味、甚至添加「人工香精」。壽司吧店名「YAWUPO」來自「You Are What U Post」(你貼什麼就是什麼),直接點破現代人的數位困境:我們的網路身份完全由發文內容決定,每次按讚分享都在無形中影響著整個資訊生態

旋轉壽司遇上社群媒體,會擦出什麼火花?

 

作品源自藝術家莊毅柔2019年在德國奧斯納貝克戲劇節的特邀作品,現在全面改編成100%台灣議題版、強力登台!走進現場,你會看到旋轉壽司吧,但這裡流轉的不是美食,而是各種新聞議題,不僅如此,你可以扮演不同角色(政治人物、網紅、鄉民…),親手「製作」新聞、評論時事、炒熱議題,改變風向。你的每個選擇都會影響其他人,每場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混亂現場!

/

零門檻參與,人人都是媒體實驗家

害怕上台??

怕被表演者cue??

放心!這裡沒有聚光燈,沒有台詞要背,只有滿滿的驚喜等著你!

你可以瘋狂參與,也可以默默觀察,甚至可以中途改變策略!「瀏覽、挑選、編輯、評論、傳播」五步驟,簡單到連當年連阿嬤都會玩!

 

重點是:你會發現原來製造假新聞這麼簡單,嚇死人!

 

在這個假新聞滿天飛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更強的媒體識讀能力,我們用最有趣的方式,讓你在體驗中理解媒體運作的機制,重新思考自己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的角色,準備好成為媒體實驗的主角了嗎?

/

立即購票,開始你的媒體冒險之旅!

 

獨家!演後爆料大會

75分鐘的瘋狂體驗後,還有30分鐘的超值加碼!

藝術家本人親自現身說法,還有神秘重量級嘉賓一起來開講!想知道剛剛那些讓你傻眼的操作背後有什麼玄機嗎?想聽聽其他人剛剛都在想什麼嗎?這是你唯一的機會,錯過可惜一輩子!

 

 最後警告:觀看後可能產生副作用

 

包括但不限於:開始質疑所有新聞、瘋狂檢查消息來源、變成媒體識讀達人、在朋友圈成為闢謠專家…請謹慎服用!

 

秒殺倒數中!立即搶票,成為媒體實驗室的瘋狂科學家!

 

註:本體驗適合所有想要拯救世界免於假新聞毒害的勇者

 

「觀眾用精緻的紙壽司選擇資訊——或讓它們流逝過去。既充滿遊戲性又觸動人心,每一次都是對當下語境的全新詮釋。」

—— 卡琳·尼森里茲瓦尼(Karin Nissen-Rizvani)德國漢堡戲劇與音樂學院戲劇指導

「把社群媒體的動態轉化為迴轉壽司吧的概念真是太天才了,藝術家揭露了平常隱而不見的結構。這是一場令人興奮的實驗,讓我作為觀眾親身體驗到社群網絡中假新聞動態的危險、荒謬面,以及趣味性。」

 

—— 梅拉·圖那特(Meera Theunert)德國新銳劇場導演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二樓藝文空間

【演出時間】

2025/10/4 (六) 14:00 ※本場次同步錄影,演出結束後有演後座談

2025/10/5 (日) 14:00 ※演出結束後有演後座談

/

【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961368374498549761

票  價:900 元

/

2025.10.4 (六) 14:00

演後座談特別嘉賓-方君竹(現《報導者》影音製作人,前公視特約記者、《記者真心話》主持人)

2025.10.5 (日) 14:00  

演後座談特別嘉賓-陳柏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教育主任)

/

主創-莊毅柔

出生於台北,現居德國漢堡。漢堡造型藝術學院舞台空間碩士畢業,其創作關注個人身份認同、台灣後殖民身體現象與藝術教育等議題。除了個人創作外,與國際間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家合作,設計並規劃表演空間。

 

作品橫跨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透過跨領域方法將議題置入多樣媒介之中。其空間作品在美術館白盒子中,特別營造戲劇性的黑盒子體驗,而在劇場中又引發觀眾對美術館的聯想,創造流動性的觀看與互動間的多重可能。近年創作,更專注於觀眾的參與,將觀眾的身體視為一種媒材,製造觀眾在展演中身份的可變化性。

/

表演者-楊奇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人力飛行劇團團員。擔任編劇暨獨角演出作品《王子·哈姆雷特》獲第20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戲劇作品多與黎煥雄、王墨林、徐堰鈴、黃鼎云、王逸鈴、沈威年合作;2013年開始,陸續和當代藝術家王俊傑、郭俞平、區秀詒、周曼農,以及世紀當代舞團、賴翠霜創舞劇場、周書毅、蘇品文⋯⋯等人進行跨領域的合作,開啟了對於表演路徑及形式的多元想像。

/

【製作團隊名單】

主創|莊毅柔

製作統籌|林婕穎

內容開發|FactLink 馬麗昕 陳慧敏 F.C.

技術開發|亟能工作室

遊戲設計顧問|劉安平

前期發展顧問|Karin Nissen-Rizvani

表演者|楊奇殷

空間裝置設計|莊毅柔

空間裝置協力|蕭雅庭

音樂設計|周東

視覺設計|銀得貿

影片製作與剪輯|陳俊彥
平面攝影|羅慕昕

美術製作|江宜瑾

燈光設計|蕭雅庭

專案票務|余孟菱

 

 

主創單位|柏林之丘工作室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德國漢堡邦文化媒體部(Gefördert durch die 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Behörde für Kultur und Medien)

媒體協力|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特別感謝|黃鼎云、陳珮文、258-3space、Project Space 110 新店藝術空間、天臺榮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