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戲劇單人表演系列《祭典•馬克白》
/
【節目介紹】
/
身體氣象館
莎士比亞戲劇單人表演系列
《祭典.馬克白》
/
韓國演員 白大鉉 ╳ 臺灣導演 王墨林
/
巫之預言、妻之蠱惑,以及馬克白的道德糾結與幻覺謬想--「當上國王」,還能有何更為深沉的表述嗎?
/
《祭典.馬克白》為莎士比亞戲劇單人表演系列製作計畫的第四作
在創作的精神面向上,強調演員「能動機制」的優先性,從排練工作強化/重整演員身體與世界的辯證關係,使之再度提出「自由的創造力」,由此與導演暨編劇、技術劇場設計者們都能著眼於「身體在不同語境下不斷翻轉成為詞語意義,終至意義生成空洞的文字界面」的傾斜與危機,共同面對包括了世代之間知識與生命經驗的落差、表演體系上的差異等等課題。
/
【演出時間】
2025/10/18 (六) 19:30 ◎本場次同步錄影
2025/10/19 (日) 15:00
2025/10/22 (三) 19:30
2025/10/23 (四) 19:30
2025/10/25 (六) 19:30 ◎本場次同步錄影
2025/10/26 (日) 15:00
/
【演出場地】牯嶺街小劇場 一樓實驗劇場
【票價】1000 元
【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955458232860971009
/
【折扣方案】
【8/27(三)12:00 — 10/07(二)23:59 早鳥開跑】
◎早鳥優惠:08/27 12:00 – 10/07 23:59,享早鳥優惠 8折
【不限時段日日優惠】
◎牯嶺街小劇場會員:享 75 折優惠
【10/08(三)00:00 全面啟售】
◎信用卡優惠:國泰世華、台新銀行、中國信託卡友享 95 折優惠
◎身心障礙人士及陪同者 1 名購票 5 折優待,入場時應出示身心障礙手冊,陪同者與 身障者需同時入場
◎65歲以上年長者購票可享 5 折優惠,入場時請出示證件
⟣ ⟣ 以上優惠限擇一折扣,恕不與其它折扣共同使用
/
【展演須知】
演出全長:約65分鐘,無中場休息。
字幕語言:韓語發音,中文字幕。
/
✶ ✶ 藝術家介紹 ✶ ✶
導演|王墨林
1949年出生於臺南。臺灣小劇場實踐者暨評論家。1991年創立非主流藝術團體「身體氣象館」,並以「身體論」貫串其後策展、導演、論述等工作,曾發動的重要劇場行動、藝術節包括:行動劇場《驅逐蘭嶼的惡靈》(1988)、「身體與歷史:表演藝術祭」(1992),擴展身心障礙者在劇場的表演人權及美學的「第六種官能國際表演藝術祭」(2001)、「顏色狂想藝術祭」(2002)等,並以駐節藝術家、工作坊導師等身分赴布魯塞爾、倫敦、香港等地的藝術節訪問,2005-2008年擔任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總監。編導的戲劇作品,包括由臺灣原住民擔綱、於臺北-北京兩地推出的希臘悲劇《Tsou.伊底帕斯》(1997-1998);在東京、香港、北京、上海、澳門演出的「黑洞」7系列(2000-2011);臺北國家戲劇院監製的《軍史館殺人事件》、《雙姝怨》(人力飛行劇團)與《荒原》(五節芒劇團);與韓國演員合作的《再見!母親》(2010/2011)等;《長夜漫漫路迢迢》(2013澳門藝術節/2015臺灣國際藝術節);臺韓合製《安蒂岡妮》(2013牯嶺街小劇場年度公演節目);《哈姆雷特機器詮釋學》(2016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臺北雙年展/2017韓國大邱國際恐怖戲劇節/2018山東濰坊);《脫北者》(Playground Shiim 劇團+窮劇場,2017釜山/2018首爾);莎士比亞戲劇單人表演系列《父親.李爾王》(Playground Shiim劇團,2018-2019 釜山/2024成都)、《王子.哈姆雷特》(人力飛行劇團,2021)、《母親.李爾王》(窮劇場,2021);《荷珠》(人力飛行劇團,2023)、《黑色》(虎斑貓文化工作室,2024)等。著有《臺灣身體論》等書。
/
編劇暨演員|白大鉉 Baek Dae Hyun
Playground SHIIM劇團團長,演員、編劇。曾就讀韓國外國語大學(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主修英語教學。1996年起,於韓國國立舞踊團(National Theatre of Korea)學習表演。1998年,加入韓國漢江劇團。2004年,獲得韓國民眾戲劇總會「明日之星」大獎。2008年與洪承伊共同成立SHIIM劇團,立志在資本主義無所遁逃的世界裡種下一方希望。迄今與臺灣、日本、以色列等地劇場導演多次合作。2010年,邀請王墨林執導他為紀念韓國工人鬥士全泰壹自焚四十週年所編寫的《再見!母親》,建立兩人深厚的長期合作關 係。他擅長以揭發潛意識自我構築表演,在冷靜緘默的外表之下,潛藏著深沈的狂暴黑暗。
/
音樂總監|王明輝
臺灣當代音樂史上具指標性的黑名單工作室之創辦人,他的音樂創作與製作之路在臺灣通俗音樂生產與音樂聲響製作的介面,提出音樂與思想的政治性並創造通俗音樂與亞洲/第三世界的連結。黑名單工作室的代表作為《抓狂歌》與《搖籃曲》專輯,將民間觀點、歷史與知識、從現實紀錄的聲音帶入製作,試圖由聲音突破主流意識形態打開更多想像世界的空間。王明輝近年(2010-2015)參與王墨林編導的東亞戒嚴史劇場,《再見!母親》(2011)、《安蒂岡妮》(2013)、《雙姝怨》(2019)、《王子.哈姆雷特》、《母親.李爾王》(以上2021)等之音樂設計,通過重新啟用「亞洲民間歷史中的音樂」—以音樂的聲音述說纏繞在歷史劇場中感情與情緒的夾層。2012年首次跨足聲音—行為 表演《不在場證明》,亦參與陳界仁的錄像藝術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殘響世界》的聲音製作。
/
✶ ✶ 關於 – – 莎士比亞戲劇單人表演系列 ✶ ✶
2018 – 2020《父親.李爾王》 ⟣ 首演於釜山,並於韓國巡迴演出
2021《王子.哈姆雷特》 ⟣ 獲第20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
2021《母親.李爾王》 ⟣ 入圍第20屆台新藝術獎
2024《父親.李爾王》 ⟣ 成都2024麓湖環境戲劇周「特邀節目」演出
/
✶ ✶ 演出團隊介紹 ✶ ✶
身體氣象館
臺灣非營利跨文化交流之先驅藝術團體。於1991年由臺灣小劇場先驅人物王墨林所組成。創立迄今,以國際藝術節策畫與劇場製作,成就臺灣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彼此交流,進行多面向的美學思辨,為臺灣劇場於小劇場運動之後,全新開啟與世界對話之窗。從1992年「身體與歷史:表演藝術祭」,首創臺灣國際行為藝術節雛型,至2001年舉辦「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長期發展身障者表演藝術,讓「表演人權」思潮真正導入臺灣表演美學論述。2005年起,成立「小劇場共同營運實行委員會」,傾力經營牯嶺街小劇場,致力實踐文化的公共性,將之打造成一亞洲知名的表演創意基地,提攜新世代表演藝術工作者發展劇場創意。
2007年起,由姚立群繼任負責人。
/
✶✶ 演職人員名單 ✶ ✶
導演|王墨林
編劇|白大鉉
演員|白大鉉
音樂總監|王明輝
製作人|姚立群
執行製作|蔡嘉鳳
製作助理|陳佳琪、余婕
前期統籌|吳思鋒
劇本翻譯|延光錫
舞台監督|牟若婷
舞台設計|許宗仁
燈光設計|黃俊諺
影像設計|葉澈
平面攝影|許斌
演出錄影|穀雨展演協創
/
主辦單位|身體氣象館
贊助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本節目獲「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4年度常態第2期藝文補助-現代戲劇類」補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