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a1%a8%e6%bc%94%e4%ba%ba%e6%ac%8a%e8%ab%96%e5%a3%87-web_01-kktix-%e5%94%ae%e7%a5%a8%e9%a0%81%e9%9d%a2

 

表演人權論壇-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

FORUM-Sixth Sense in Performance Arts Festival

\\

身體氣象館自2001年首次策畫「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以來,通過社會現實的考察與層層思辯,對於表演藝術作為一切入問題的實踐方法,擴大連結,以座談為核心,輔以系列放映或特別演出,從多個面向探討表演藝術/紀錄片/醫學/社會工作等領域中「表演人權」問題,不只針對身心障礙者表演藝術潛能的啟發與表現,並就各社群或個體間較廣義的「文化表現」,再作思考與交流。

\\

Since organizing the first Sixth Sense in Performance Arts Festival in 2001, Body Phase Studio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in performance” over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erforming arts, documentary, medicine and society. Through layers of dialectical conversations and observations on societal reality, the festival utilizes performing arts as a practice to explore such questions. It not only focuses on the initiative and performance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potential in performing arts, but also on the reflec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mmunities or individuals“cultural performance” in a broader sense. With various talks as core events, the festival also integrates program such as film screenings or special performances.

\\

\\

活動時間一覽表

 專題一【抱殘守缺】
 11/17(四)

 19:30~21:00

 1F  實驗劇場

 

焦點座談|不力與不美的「殘障」故事

 

 專題二【劇場 × 影像:展演中的「新移民」】
 11/18(五)

 19:00~21:00

 1F實驗劇場

✤口述影像放映專場|《神戲》、《紅月亮》
 11/19(六)

 13:00~17:30

 1F實驗劇場

影像放映X導演Q&A|《神戲》、《紅月亮》

綜合座談|(一)脈絡、現況與未來:「新移民」劇場與節慶展演

     (二)當邊緣成為主流? 當代「新移民」影像的(非)敘事語境

 11月活動期間

 1F大廳循環播放

影像放映|《南洋姊妹劇團演出實錄》
 專題三【身體x創造:「藝術統合教育」的表達性育療】
 11/20(日)

 14:30~17:30

 1F實驗劇場

綜合座談|(一)從動作出發:藝術統合教育的發展、實踐及可能

     (二)特殊族群的「創作」到「工作」:藝術帶來的更多想像

 ★專題四【他者與他方】
 12/24(六)

 14:30~16:35

 2F藝文空間

現場演出|韓國《Keep Going》

影像放映|荷蘭《癱瘓[調查]》

主題座談|身心障礙表演者出國巡演

 

✤ 口述放映專場提供盲人朋友免費觀影服務,現場將安排配音員口述電影內容,歡迎導盲犬及親友陪伴入場。

★ 為付費活動,其餘皆為免費活動。

※ 購票/報名請洽KKTIX售票系統:http://bps.kktix.cc/events/ssipat2016。或來電(02)2391-9393#10 廖小姐。

※ 售票活動,一人一票,憑紙本票券或手機QR CODE電子票券入場。

※ 免費活動採預先報名制,憑手機QR CODE電子票券或現場核對報名資訊入場。若報名席次未滿,則開放現場觀眾   排隊入場。

※ 活動開始前半小時開放觀眾入場,遲到觀眾敬請留意KKTIX售票系統各場次報名頁面之活動說明。

※ 如有大型輔具或需其他無障礙協助者,請於報名時回填相關資訊告知主辦單位,以便提供協助。

※ 本館1樓輪椅可達,有無障礙廁所1間,亦有工作人員可以協助。

※ 本館無電梯,於2樓辦理之【他者與他方】活動,將同步於1樓轉播,空間有限,名額不多,請提前告知主辦單位以利安排,敬請見諒。


 

 


專題一【抱殘守缺】

Lingering Disabilities

 

一般習常將「殘障」看待為個人的生命悲劇,或者文學經典中寄託諷喻的寓言,「殘障」與耳聰目明身心健全「正常世界」的關係,往往落籍於施展同情,以及傳誦「殘而不廢」的勵志消費,並且總是由「健全主義」的生物學醫療觀點出發,將「殘障」當成家庭社會的負擔與國家福利的對象。然而,「殘」與「缺」無疑是一具有歷史性、社會性與政治性的位址,體現著種種意識形態的現實爭戰。本次座談由《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的編者宋玉雯與蔡孟哲與會引言,嘗試轉從文化與社會的面向重新思考「殘障」,探索其中被遮蔽了的歷史、暴力與權力關係,邀請大家一同尋找另種回應「殘缺」,訴說「殘障」的可能性。

 

  • 焦點座談|不力與不美的「殘障」故事

11/17(四) 19:30~21:0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1F實驗劇場

與談人-宋玉雯(文字工作者)

    蔡孟哲(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專題二【劇場 × 影像:展演中的「新移民」】

New Immigrants in Films and on Stage

 

當本地團體/獨立創作者紛紛透過劇場、影像等媒介,環繞新移民母題,形塑展演範式,我們試將「展演中的新移民」區分理解:一是以新移民為主體所發起的文化行動進行式;二是以新移民作為客體對象的藝文展現。此論壇將自「南洋姊妹劇團」2009年至今的經驗出發,回望「民眾劇場」如何與新移民議題交會;再對照國內外當代民眾劇場及台灣近年諸多移民節慶,一同探討本土新移民展演進程存有哪些再實踐的可能性?

同時,新移民影像在台灣影史中,似正形成一顯著類別。某些與既定移民議題若即若離,甚觸及後設展演、曖昧現實與多重複雜性的作品,是否反映出某種值得期待的創作轉向?或在議題漸訴諸大眾化後,將隱為另一種邊緣聲影?這層思索,將搭配紀錄、敘事影像之放映,增闢關注面向。

 

  • 《南洋姊妹劇團演出實錄》影像放映

11/17(四)~11/20(日)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1F大廳

循環播放

 

  • 《神戲》《紅月亮》口述影像放映專場

11/18(五)19:00~21:00

(專為視障朋友提供之場次,將安排配音員口述電影內容,歡迎導盲犬及親友陪伴入場。)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1F實驗劇場

 

  • 《神戲》《紅月亮》影像放映 X 導演Q&AX 綜合座談

11/19(六)13:00~17: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1F實驗劇場

 

 

內容簡介

\\

影像放映|《南洋姊妹劇團演出實錄》

2016/Color/15min/紀錄/南洋台灣姊妹會

「南洋姊妹劇團」是台灣第一個由東南亞新移民女性於2009年自主組成的劇團。與「差事劇團」、菲律賓民眾文化團體「Sining na Naglilingkod sa Bayan (ART FOR THE PEOPLE)」合作,導入民眾劇場概念,開啟新移民姊妹的身體與肢體展演形式訓練,並藉課程對生活經驗進行意義探索,以記錄和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為開端。現每年結合工作坊、集體創作與新移民倡議,推出主題短劇至各地巡演。影片將透過其幕後及演出側錄,回顧樸真動人的新移民劇場實況。

\\

影像放映|《神戲》

2015/63min/紀錄/中英字幕/國、台、越語發音/普/賴麗君、彭家如

來自越南的安妮,從小渴望成為越南歌仔戲演員。緣分巧妙,安妮來台嫁給祖傳三代戲班團長芳遠,意外接續兒時夢想。從一句國台語都不會,到學習深奧的台灣歌仔戲,終於成為當家花旦。然而,野台歌仔戲已漸沒落,即使台下沒人,戲班仍為看不見的觀眾—「神」賣力演出。本片亦呈現安妮回鄉尋根及新住民的真實寫照,伴隨她優美惆悵的歌聲,烘托一種獨特而悸動的影像詩篇。

\\

影像放映|《紅月亮》

2016/26min/敘事/中英字幕/國、台、越語發音/普/吳文緹

血色月亮自東邊升起,雁夕(范秋珊 飾演)拎著幾包衣物,眼神眺向道路彼端,等待巴士載上自己遠離此處。 丈夫王梓吾(黃大旺 飾演)來電響起的鈴聲,簡單的音階重複且不間斷,像是一把鉤子勾住了雁夕,儘管承受傳宗接代的壓力,而且雁夕也於那片屋簷下被婆婆桂芳(陳淑芳 飾演)及梓吾纏了翅膀、纏了腳,她仍願以長久豢養的飛鳥之姿,一展翅膀並飛入山谷間。

\\

綜合座談|(一)脈絡、現況與未來:「新移民」劇場與節慶展演

     (二)當邊緣成為主流? 當代「新移民」影像的(非)敘事語境

座談主持人-張騰元(電影策展人、工作者)

座談一與談人-洪滿枝(南洋台灣姊妹會  執行秘書)

       李秀珣(劇場導演、教育工作者)

       林正尉(「奧賽德工廠」成員)

座談二與談人-賴麗君(紀錄片導演)

       吳文緹(電影工作者)

       沈昆賢(影評人)

 

 


專題三【身體x創造:「藝術統合教育」的表達性育療】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and Integrated Arts Education

 

藝術做為創作與表現形式,若成為與特殊族群互動的媒介,是否能打破障礙?甚至表達出生命文化?

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相信「身體動作」是發展能力的基礎,五年來結合各領域藝術家,運用舞蹈、美術、戲劇、音樂、自然等形式,與自閉症孩子、青少年互動,讓這群看似閉鎖卻又自由的靈魂,強健身心、表達內在想望…使創作成為一種語言、一種共享。

本座談透過藝術統合教育工作者、特教學者、醫療界治療師、創作者的對談,讓彼此追溯藝術與人的關係,探索動作/藝術作為育療形式,能帶給創作者與他人什麼啟發?而藝術可被如何轉譯及多元揉合,轉化為互應的語言?而對於林絲緞老師所提的「工作學校」,藝術扮演什麼角色?又該如何在現有體制被實踐?

 

  • 綜合座談|(一)從動作出發:藝術統合教育的發展、實踐及可能

     (二)特殊族群的「創作」到「工作」:藝術帶來的更多想像

11/20(日)14:30~17: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1F實驗劇場

主持人-段健發(國中小美術與特殊教育資深教師)

與談人-姜春年(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總幹事兼特殊藝術創作教師)

    楊崴婷(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舞蹈動作心理治療碩士、
        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舞蹈育療師)

    詹和悅(前台大醫院兒心治療師)

    洪瑩慧(輔導諮商博士、舞蹈教育碩士)

    大塚麻子 Asako Otsuka(日籍視覺藝術家、策展人)回應人-林絲緞(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兼動作教育舞蹈療育教師)

 

 


專題四【他者與他方】

The Other and Elsewhere

\\

身心障礙者的表演,由何立基?身為表演者,他們是如何建立與表演的關係,如何進修與想像?如何在漫長的表演工作中,找到源源不絕的能量?當他們獲得邀請,必須遠離生活圈去進行巡演的時候,他們需要做什樣的準備?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協助嗎?有否難以克服的(新的)身心問題?本場將由三位長期從事表演藝術工作的「障礙者」,同場敘述這歷程中的苦樂,以及在各地的表演過程與異地生活體驗,尤其是如何跨越有形的空間與無形的文化等邊界,站在舞台上表現其表演內涵的能力與能量,等等。

另特別邀請荷蘭、韓國藝術家以行為藝術—單人表演,提供別開生面的「他者」觀點,鼓舞與眾勇於邁向認知的邊界,細看日常或曾閃避的生命姿態。

  • \\
  •  現場演出 X影像放映 X 主題座談

12/24(六)14:30~16:35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2F藝文空間

票價-250元/張

◇牯嶺街小劇場會員7折

◇身障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限1人)5折

◇永安藝文館表演36房LINE好友購票95折(購票時請輸入優惠代碼)

◇台北光點會員購票95折(購票時請輸入優惠代碼)

 

 

內容簡介

 

現場演出|《Keep Going》

姜聲國Kang Sung Kuk 單人表演

行走,行於生命之道;行走,始終迎來陽光、微風、雨滴。—此單人表演以舞蹈、行為藝術展現行人的生命身影。

 

 

影像放映|《癱瘓[調查]》

2015/Color/20min/行為表演紀錄/卡爾‧范‧拉爾 Karel van Laere

這是藝術家以現場試身來體驗並探索全身癱瘓的紀錄影像。他當時租了一個劇場空間,做了24小時的癱瘓體驗,在最後兩小時,開放觀眾進場。本影像不僅止於現場表演與紀錄,藝術家對真正全身癱瘓者的訪談,是這個創作計畫重要的參照。

 

 

 

主題座談|談身心障礙表演者出國巡演

主持人-姚立群(論壇總策畫)

與談人-鄭志忠(劇場導演暨演員)

    姜聲國 Kang Sung Kuk(行為藝術家、劇場導演)

    李新寶(視障表演者)

 


計畫主持人/總策畫:姚立群

協同策畫人:宋玉雯、張騰元、張文馨

製作人:王永宏、韓謹竹

行政統籌:廖子萱

技術統籌:王君盈

平面設計:林育全

口述影像:李曉卿

主辦單位:身體氣象館

合辦單位:

牯嶺街小劇場、南洋姊妹劇團、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光元體影藝 ALEPH FILM ART、
韓國全身劇團(On Mome Company)、柳春春劇社劇團、書院台北、小日子

贊助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特別感謝:
區秀詒(馬來西亞)、韓昌昊Han Chang Ho(韓國)、趙恩星Eun Sung Cho(韓國)、府中15、伊甸基金會、Korea Disability Art & Culture Center、臺北廣播電臺

顧問(依姓氏筆畫):

王墨林、容淑華、吳俊輝、孫平、郭慶亮(新加坡)、李銳俊(澳門)、曹愷(南京)

 

場地資訊:

牯嶺街小劇場

臺北市牯嶺街5巷2號

 

購票/節目問題洽詢:

KKTIX售票系統http://bps.kktix.cc/events/ssipat2016

週二~日 14:00~20:00

TEL:(02)2391-9393#10 廖小姐